↑一堆人潮到底排什麼呢?!
答案是,驚艷米勒 田園之美畫展!而且這邊只是排門票...= =
排進場的是另一邊!光是買完票,進場足足花了快一個鐘頭!我們還是去看平日晚上的說...
前幾天,邀了昕逸陪我去看這場畫展。
話說,我媽這麼對我說著說:「應該只有昕逸有那文藝氣息,肯願意陪妳去看吧!」
ㄜ...我想也是!應該只有對昕逸提出這邀請時,她可以有百分之95%的機率立刻答應跟我ㄧ起去看!至於剩下5%的機率是,她已經去過了~XD
說到米勒,不外乎都是想到他那張著名的《拾穗》!
這也是最吸引我去參觀的一點~
畫展中不單單只有展示米勒著名畫作,也有展示與米勒約同一時期的畫家畫作。
米勒在巴比松生活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畫家分享他的理念、創作、煩惱及喜悅。這些畫家分別住在巴比松、楓丹白露或巴黎,包括迪亞茲(Narcisse Diaz de La Pena)、特華雍(Constant Troyon)、杜培(Jules Dupré)、德崗(Alexandre Decamps)、賈克(Charles Jacque)、多比尼(Charles-François Daubigny)及以風景畫見長的柯洛(Camille Corot)等人。還有他最忠實的朋友胡梭(Théodore Rousseau),這位數一數二的風景畫家,一心憧憬大自然的神秘及樹木之美,米勒逝世之後與他在夏伊(Chailly)的小墓園裡比肩長眠。上述畫家被統稱為「巴比松畫派」,他們共同的志向就是要更新風景畫(每人以他自己的方式),以繪畫來表達景物及人物的深度。1909年,巴黎羅浮宮商店街的地主索夏爾(Alfred Chauchard)將其收藏的一批巴比松畫派珍品捐贈給奧塞美術館。
此畫展將這些作品與米勒的作品同時展出,讓觀眾感受到圍繞在米勒周遭的創作氛圍。
這次畫展中,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就是以法國鄉村田園生活為主。展現當時其農村的重要性。
1848年的革命建立了法國的共和體制,也使農民的形象湧現,成為人民與新民主的英雄。
在1850-1880年間,農村文化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達到巔峰,人們開始注意到首都巴黎以外各省的地方傳統和習俗。
1839年攝影技術誕生之後,第一代攝影家紛紛到偏遠的鄉間做「採訪報導」,在底片上留下即將消失的傳統農村景觀。在米勒作品薰陶下成長的年輕一代藝術家也致力於描畫農村景色,他們一方面懷著對米勒的景仰,另一方面也追求美學上的推陳出新。
米勒關心的焦點在於如何呈現農民的形象。巴比松畫派其他畫家對大自然與農村的觀察和米勒並無二致,但是他們對農村人口加速外流及都市過度膨脹的現象感到憂心忡忡,為了對抗這種令人焦慮的現代化,他們刻意把田園生活理想化。他們筆下的農民失去了米勒所刻畫的那種飽經風霜的頑強,以及無視於時間流逝的永恆感。例如布荷東(Jules Breton)所畫的農民便經過刻意的美化,更崇奉道德操守及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。這些畫家所偏好的大幅甚至巨幅尺寸賦予畫像極高的價值感,因此他們的作品在法國第三共和時期(十九世紀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)可謂炙手可熱。這些生前名噪一時的畫家包括布荷東、霍勒(Alfred Roll)、哈法耶利(Jean-François Raffaelli)、達尼安-布維赫(Pascal Dagnan-Bouveret)等人,他們的作品多由法國政府購藏並陳列於各大美術館,在許多字典、教科書及各式各樣的物品上都可以看到這些畫。
在畫展中,屬以下四幅是我蠻喜歡的畫作。而圖片是我在紀念品區買的明信片所掃瞄出來的!(背景會有一橫橫的那是掃描的關係,非畫作之故)
《拾穗》
拾穗,1857
油彩、帆布 83.55 x 110 cm
米勒
《拾穗》收藏的曲折歷程和《晚禱》有密切的關聯:《晚禱》在1889年由於法方籌資不足而被美國人捷足先「購」並運往大西洋彼岸,引起法國輿論界很大的騷動。法國著名的香檳酒窖擁有人龐茉莉(Pommery)夫人因此決定購買《拾穗》並捐贈給羅浮宮。1889年9月28日,龐茉莉夫人在寫給美術司長的信中說:「由於我們未能將米勒的《晚禱》買給羅浮宮,我剛剛為羅浮宮買下了《拾穗》。我已經向畢修福森(Bischoffsen)先生發出了正式允諾,我會在遺囑中列入這項捐贈。在《晚禱》被送往美國的時候,我看到您有多麼傷心;我想您聽到現在這個消息應該會很高興。」龐茉莉夫人在1890年3月19日逝世,同年5月《拾穗》就正式成為羅浮宮的館藏。
《拾穗》是米勒十年觀察與研究的成果。呈現三個農村婦女,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。較年輕的兩位彎著腰朝向麥稈七零八落的灰土地,雙眼緊盯地面,忙著撿拾落穗並隨手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。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,手中拿著一把細枝。背景可見遠方的田裡仍在繼續收割,成綑成堆的麥綑、麥垛,一輛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一幅明亮歡愉的熱鬧景象,與三個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在畫面右側,騎馬的管理員正在監督收成的進度。更遠處可以看到村莊的屋宇。米勒的用意並不在於說故事。進步主義的藝評家卡士坦尼亞里(Castagnary)寫道:「這是一幅很美、很簡單的藝術品。作者無意做任何宣示。儘管畫面所繪的確尖銳,但卻超乎於擁護任何立場的激情,以不造假也不誇張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真實、偉大的篇章,殊堪與荷馬、魏吉爾的史詩相媲美。」將米勒與希臘、羅馬時代的大詩人相提並論,並不為過。許多人都在這三個拾穗女的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殿雕像的影子。吃苦耐勞的生活賦予她們雕像般沉重的身軀,長年的操勞使肢體越來越沉重,習慣於彎腰工作之後,腰桿就難以伸直了。
亞布(Edmond About)形容她們「足履木鞋,追隨著米開朗基羅和勒敘厄(Le Sueur)的腳步。」三個婦女分別裹著藍、紅、黃三種美麗原色的頭巾,相貌特徵幾乎全被遮蓋了。她們是沒有面孔的無名氏,她們只是拾穗者。米勒將這幅畫取名為「Des Glaneuses」,用不定冠詞「Des」來表示畫中人物並不特指某些拾穗者,意味著畫中情景具有「放諸四海皆準」的代表性。這樣的畫面難免會喚起人們對農村社會問題的關心,尤其在布利(Brie)地區盛產小麥的大農場,經常可以看到在地主、工人的身邊,苟活著被社會體系排除在外的人(例如這些三餐不繼的拾穗女)。保守主義者批評他畫的是「衣不蔽體的稻草人」,顯示布爾喬亞階級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恐懼,深怕窮人再度揭竿而起。而非對米勒的純畫家立場的恐懼。無論如何,《拾穗》在1857年的沙龍首次展出即備受矚目,受歡迎的程度與日俱增,與《晚禱》不分軒輊。
《晚禱》
晚禱,1857-1859
油彩、帆布 55.5 x 66 cm
米勒
《晚禱》的畫面非常簡單:在巴比松附近夏伊(Chailly)平原的田野中,在黃昏時布滿晚霞的天空下,一男一女兩個農民正以虔敬的姿態低頭禱告。男人把帽子脫下拿在手上。米勒所用的模特兒是真正的農民,一個是後來被戲稱為「晚禱娘」的農場女工莫什納爾(Adèle Moschner),另一個是專門在農場打短工的當地人米尼歐(Mignot)。他們身上穿著樸素的日常衣服,厚重耐磨的舊衣已經褪色,腳上穿著法國農民的傳統木鞋。為了祈禱,他們放下工具暫停工作,在他們腳邊豎著掘馬鈴薯用的大叉,擱著裝滿馬鈴薯的籃子,停著載滿一袋袋馬鈴薯的小推車。米勒在1855年已經畫過在這片田裡工作的農民,這幅稱為《馬鈴薯收成》的畫現藏於巴爾地摩的華爾特斯藝廊。根據其兄弟的說法,米勒本來要把《晚禱》取名為《馬鈴薯欠收》,以表達農民眼見辛勤耕耘換來微薄收穫的心酸。僅此而已。然而目睹這幅畫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強烈的宗教氣氛,農業社會背景反倒在其次,所以米勒才決定在背景加畫一個(微小如蟻的)教堂鐘樓(夏伊教堂),並正式命名為《晚禱》。這可能只是關於這幅畫的眾多傳說其中之一,或許是為了減輕米勒被視為宗教畫家的包袱而已。米勒本人曾明白表示,這幅畫的出發點是其童年記憶。晚禱是獻給聖母瑪莉亞的宗教儀式,每天傍晚教堂會敲晚禱鐘,三聲短響後接著一連串鐘響,通知信徒們誦唸晚禱經文。米勒在1865年解釋道:「我在畫《晚禱》的時候,想到小時候我們一家在田裡耕作,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鐘聲,一定會叫我們停下工作,脫下帽子,虔誠地為亡魂誦唸晚禱經文。」最令他得意的莫過於好友宋思爾(Sensier)看到這幅畫的第一個反應,宋思爾脫口而出說:「天啊,這的的確確就是晚禱!我聽得到教堂的鐘聲!」
因此,這幅畫和米勒絕大多數的創作一樣,是出自於記憶的回想,而非主題性的創作。儘管畫中肥沃、黝黑、泥濘的土地,夕陽餘暉的暮色和人物的姿態,都是長年觀察經驗累積的結晶,但《晚禱》不是一幅寫實主義作品。米勒利用光線的襯托來凸顯人物的背影和姿態,人物的面孔則處於陰影之中。這一男一女只是兩個靜止的剪影,焦點集中於他們祈禱的姿勢。他們是永恆農民的化身,代表那些奉行傳統社會價值觀、勤奮向善的農民,由於傳統農業社會日益式微,他們在世人心目中更顯得無比珍貴。締造第三共和的法國政治家甘必達(Gambetta)在1875年寫下這段關於《晚禱》的至理名言:「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這幅畫,它就不僅僅是純粹的景觀而已,它被提升到崇高的地位,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。」
《春天》
春天,1868-1873
油彩、帆布 86 x 111 cm
米勒
《春天》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,是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。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園,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。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,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。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、雨後的彩虹、飽含濕氣的泥土、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、開花的果樹等。繽紛的色彩才是創作的主軸,五顏六色相互呼應,相得益彰。這幅畫以粉紫、嫩綠、淺棕等明亮色調為主,雷雨進入尾聲的深紫色天光為輔,詩情畫意,美不勝收。此畫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,講究無微不至的觀察,還有似乎在右方樹下避雨的微小人物,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下,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。但這幅畫也受到了新繪畫的影響,追求迅速直接的感覺及印象,對於明亮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《農婦》
農婦,1852
油彩、帆布 116 x 89.7 cm
杭特
不同於其他巴比松畫家的苦哈哈,杭特是來自美國養尊處優的貴公子,家族是大地主,父親還是國會議員,家境十分富裕。
在遇見米勒本人之前,他就是米勒的知音,曾買下米勒重要代表作的「播種者」,作為個人收藏。在經引介認識米勒後,直到米勒去世,他都是米勒的畢生忠實好友,甚至曾為米勒證婚。
畫中農婦散發優雅的氣質,如同巍立於風景中的雕像,很有米勒的影子。杭特的畫作很受米勒及巴比松畫派的啟發,但不同於米勒不拘小節的大器,杭特偏好描繪較為繁瑣的細節,以金黃麥穗、紅色的罌粟花呼應年輕農婦,鋪陳出優美的畫作氛圍。
這四張帶給我很多感覺,
《拾穗》是歷經十年歲月才有這幅傑作!那些拾穗者努力去撿取每一顆稻穗;他們的背似乎彎了一輩子的,很難去直回來。這也代表他們為了生活所付出的艱辛...
《晚禱》表現出農村為收成感到憂心,藉由祈禱,來許下他們的希望...教堂的鐘聲、農人的呢喃祈禱聲似乎都聽見了。
《春天》這幅我喜歡它的光線、色彩。在春雷雨後,藍白的晴空即將照亮這片大地!綠意盎然的植物散發出金黃色的未來...
《農婦》可以看出這名女子手拿小雛菊,似乎在思念著它的心上人。展現出農村女子不一樣的氣質。
這次的畫展還蠻不錯的!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法國文化史重要的一節。
看完後,真的很想去鄉村走走看看!
有興趣真的可以去看看唷!展出到2008年9月5日。
以上資訊取自 驚艷米勒 田園之美畫展官網
留言列表